《鶴唳華亭》其中的感悟你知道多少
《鶴唳華亭》其中的感悟你知道多少
似乎過了夏天之後,國產劇很少再有爆款
前段時間的《深海諜影之驚蟄》雖然既上星又上線,但是水花不算大。
然而有一部劇,悄咪咪地開播了……
豆瓣小說原著評分8.5,實力保證,
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,它就是——
《鶴唳華亭》——又名《爸爸再愛我一次》
豆瓣7.7開播,現在分數維持在7.4分。
目前更新到第九集,劇情尚不明朗。
先是冠禮的反轉再反轉
後有春闈案弄巧成拙把自己老師給搭進去了
再到現在的好不容易跟女友約會還被「截胡」了
怪不得有網友評論,這部劇不是主角光環,
而是——妥妥滴反派光環啊!
導致小編一開始差點棄劇,因為,
從第一集開始,
太子蕭定權(羅晉飾)的眼睛
就像卸了閘的大壩,
不是委委屈屈想哭,就是哭唧唧地邊哭邊說,
或者就是哭完了眼睛紅紅的。
一跪二抱三哭鬧,爸爸愛我好不好。
這句話,應該特別能體現整部劇的太子心境。
這絕不是玩笑話,看看豆瓣上的簡介,
父子相忌」這四個字足以證明。
人們似乎對「父親」這個稱謂有著天然的敬畏感。
打電話跟媽媽能聊好久,
但是轉給爸爸以後,氣氛就凝固了,
只有類似的幾句話:
爸,多注意身體,我掛了。如果是爸爸接電話,那更簡單了,
爸,我媽呢?」
至於外國人父子之間的相處模式,也只能從一些影視劇中窺探一二,
真實情況如何,咱也不知道,咱也不敢問,萬一寫錯,那就是啪啪打自己臉。
講述父子關係的影視劇有很多,
小編卻想起一部經典的電影《教父》,
擁有著無數頭銜,光環,但是看了N遍,讀了幾遍小說,
大家對於各大黑幫權謀、爭鬥回味無窮時,
可小編卻只看到父子之間淡淡的疏離,一幕幕兒子不懂父親,
父親也不懂兒子的家庭悲劇。
其實《鶴唳華亭》亦是如此。
古往今來,國內國外,父與子之間的關係似乎一直都很擰巴,
還充斥著火藥味,好比是兩頭整日怒氣滿滿的公牛,
一碰面就想斗。
本想好好說話,不料反唇相譏
內心渴望溝通,最終欲言又止。
羅素說:
父親們最根本的缺點,在於想要孩子為自己爭光。
其實小編覺得,
最根本的缺點是父親們很少認同自己的兒子。
而兒子們最根本的缺點是想著如何比自己的父親更強。
內心渴望兒子成才又怕兒子驕傲的父親,
總是以打壓、控制的「養成系」教育來陪伴兒子的成長,
也總想以自己過來人經驗來指導兒子的人生,
將自己的期望一廂情願強加在兒子身上。內心渴望擺脫父親控制、打壓的兒子,
總想竭力證明自己與父親不同,證明自己的路是正確的,
到頭來卻發現,走再遠的路,都也無法逃出父親的注目與庇護。
時光流轉,代代繁衍。
當父親不再是審判兒子的法官,成了被病痛折磨的弱者,
兒子也不再是叛逆折騰的逆子,也成為了一名人到中年的父親,
兩個男人才在病榻前,甚至是陰陽兩隔的墳頭前,
明白當初彼此冰冷的面孔下,都有著一顆為對方滾燙的心。
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
有的父子情尚可彌補,
有的父子情終成遺憾。
諸如老教父,他自認為麥克需要依附家族,
而麥克一心只想擺脫控制,於是他大學畢業後執意去當了兵。
又如皇帝蕭睿鑒,典型的「養成系」教育,
一方面他始終不放心不認同太子蕭定權,
但是出了春闈這一事後,
他在罵聲中教太子不要輕視朝局,教太子既然要玩弄權術,
必須要捨棄與犧牲,最後依舊維護著太子,
雖然其中有對太子舅舅顧氏的忌憚,但是當聽到太子的哀求中,
提及到了逝去的先帝、皇后、公主,皇帝依舊動容,
只是忍著眼角那滴未落之淚。
父親表達父愛的方式似乎總是隱忍的,
不善表達,積壓情感在心底,
但是這樣的方式,
有時候更是讓父子關係雪上加霜,
父愛都是隱忍的
隱忍的愛,隱忍的表達,隱忍的付出與牽掛,
它讓爸爸羞於表達「兒子,你真棒」也讓兒子恥於說出「爸爸,我愛你」。
哪怕,在他們心中,對方早就不可替代,獨一無二,重於一切。
小編已經不止一次聽周圍人說,
我們家那兩個就像個仇人,一見面就鬧,
等真正自己有了孩子才讀懂父親。其實,放下各自內心的成見,才是父子之間最好的出路。
若是老教父能放下內心的執念,興許麥克大學畢業後也不會去參軍,也就不會造成麥克後面的個人悲劇
若是皇帝蕭睿鑒對兒子蕭定權不再那麼冷漠,蕭定權最後也不會自盡。
放下內心的成見很簡單,只需要兩個杯子,一壺茶或一壺酒
乘著父親還在時,能陪他喝一杯,就夠了。
是子女的幸運,也是子女的福氣。
我們應該珍惜。
願你三冬暖,願你春不寒
小夥伴們注意保暖哦
我們下期再見。